新闻详情

“数字农田”的春耕新景

发表时间:2024-03-25 09:04

  “嘀——嘀——”3月10日中午,汶上县苑庄镇“90后粮二代”张虎回到家正准备落座吃饭,一阵提示音催促他点开手机:墒情低于75%,需酌情浇灌。他随即在手机“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点了几下,又继续拿起了筷子。

  张虎边吃饭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监控实景:远在8公里外的缺水地块里,一排排黑色喷头从麦垄间破土而出,伸出地面近1米,“摇着脑袋”乖乖地浇起了返青水。

  原来,小手机连着一块2000多亩的“数字农田”。农田里建设的“智能井房+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系统”不仅占地少、摆放灵活,而且具有用水用电双计量、刷卡浇地、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远程监控等功能,可开展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喷灌作业。

  “年后几场雨雪很给力,个别地块只是表面缺水,稍微一浇就够‘喝’。”半小时后,当记者来到手机上指示的那块农田,喷头早已缩回地下,只留下湿漉漉的麦田。张虎把食指插进土里试了试湿度:“地里种的全是麦种,身子‘娇贵’得很,生长环境的一点轻微变化,都有可能影响麦种的质量和产量。‘数字农田’更懂小麦的小‘心思’,指尖操作,‘渴’了能随时浇。”

  靠科技还是靠人力?这个话题曾在张虎和父亲之间挑起不少争端。父亲张道立年近花甲,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头几年看着儿子在地里鼓捣这些新鲜玩意,他虽然不赞成但也没站出来反对:小打小闹,知道难了自然就会回头。可近两年,眼看这小子“玩”得越来越大,老头要坐不住了。“建这些花哨玩意儿钱不少花,最后能多打几斤粮食?”“咱包的地越来越多,单靠人力和你那几样老家伙什,把咱爷俩累趴下也干不完呀!”……爷俩儿动辄争得面红耳赤。

  咋办?收成说话。连续两年,张虎的“数字方田”比老爷子悉心打理的常规农田,小麦亩产增加100多斤,玉米增产200多斤,种粮综合成本下降10%。账本面前,老头心里犯嘀咕,嘴上却说不出话。就这样,张家耕种的2万亩农田智慧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数字农田”长啥样?张虎一脚油门把记者载到建在地头的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示范基地集成平台。围栏内支着数块太阳能电池板,几处“柜子”前分别立着“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机井灌溉玻璃钢智能井房”和“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牌子,两侧的立柱上,则是物联网生态远程监控系统和物联网气象监测系统。随着风速风向仪的叶轮不停地旋转,各项实时监测数据在一块大屏上不断更新。

  “这里就相当于‘数字农田’的CPU,我手机上收到的数据就是从这里传过来的。”张虎边刷手机边介绍,“从前种地看天、凭经验,现在种地看手机、凭数据,墒情、气象、虫情、苗情一目了然。”

  “比如眼下正是小麦普遍返青、拔节时节,要按以往经验,大水大肥应跟上。但物联网监测系统显示,土壤墒情总体较好,个别地块只需少量补水;土壤中也只有氮的含量略低,适当撒点尿素即可缓解。”张虎这边说着,那边早已干了起来。

  顺着阵阵“嘟嘟”声望去,3台圆盘式施肥机正“你追我赶”撒欢跑。张虎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们在“数字农田”物联网系统提示下,推行“大肥后移”模式,这样能够让小麦粒大饱满。

  “让种粮大户们及时转变思想,积极拥抱新理念、新科技,才能更快更好实现农业现代化。”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继广介绍,目前,汶上县建成高标准农田79.32万亩,建成智慧化水平较高的“数字农田”2.6万亩。

  “地还是那块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种法,如今丰产丰收还得靠科技种田!”夕阳西下,张道立望着绿油油的麦田感慨,“你看这苗子绿得发亮,今年收成又差不了!”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张明 高嵩 刘娜)


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20号华晶商务广场A栋3层30153号
18966920450
工作时间:09:00—18:00
zpuuu@126.com